2023年7月20日星期四

华教教义解读:万物有灵

华教教义解读:万物有灵

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具有意识、灵性,不仅人有灵魂,作为民族祖先的动物和植物,如龙、凤以及某种花、鸟等等,以及日、月、星辰、风、雨、雷、电、山、川、树木等等,无不具有灵魂,成为人民崇拜的对象,并被人格化之后像人一样,具有思想、感情和意志,有各自的灵魂存在。它们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理基础,也是人们的精神寄托。

各种自然神灵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,从天上到地下、从陆地到水中,神鬼涌集、络绎不绝。 

天象崇拜物包括雷雨风云虹等,首要是雷。从春到夏的雷声与生长季节的同一使人们相信是雷给大地以生机,因而,雷是起动万物苏生、主宰万物生长的神。同时,雷又是天怒的标志。《魏书·高车传》说“震霆每震则叫呼射天而弃之移去。至来岁秋,马肥,复相率候于震所,埋羖羊,燃火,拔刀,女巫祝说。……时有震死,……则为之祈福。”至今,北方民族仍有雷忌。

与雷相随的是闪电,它们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,在民间成为对偶神,有雷公电母之说,《山海经海内东经》中雷神“龙身而人头”,擅于“鼓其腹”。而云龙,当是闪电之形象。风、雨、云、虹各有其神,对其崇拜的原因庶几如雷电。其中祈雨的习俗从古至今,十分普遍。

此外,对于水、火、山、石等自然物的崇拜,亦属自然崇拜之例,水神曰河公,且各水自有其神,如黄河神、长江神、湘君、龙王等。汉族火神曰祝融,而各族另有自己的火神。

山神之大,莫过于昆仑。《山海经·西次之经》说“昆仑之丘,是实惟常之都”,为“百神之所在”。实为神山。古籍中记录的神山很多。如《史记·秦始皇本记》中说的海中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仙山,《列子·汤问》所载蓬莱、瀛洲、岱舆、员峤、方壶五神山,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中共工与颛顼争帝时共工怒触的不周山等。每一地域都有名山,每一名山都有一位山神、土地镇守。古时皇室喜欢举行祭山封山大典,而泰山封禅被视为国力强盛、国君得于天的象征。

石头崇拜最早应出自女娲拣五色石补天的故事。直到今天,中原神话中还流传有这样的故事。据说,王屋山主峰天坛山上下都有五色斑烂的石块,这是当年女娲补天时剩余的石料,称女娲石。此外,全国各地还有盘古石、大禹岩等。今天,我们看到的蒙古人的敖包和藏族人的嘛呢堆,就会感到石头作为自然崇拜物所具有的永恒与广泛的意义。毛泽东小时叫石三伢子,父母希望他根基坚固,让他崇拜了一块石头。

万物有特性,这物与那物特性不同之处就是可以表明自身的意识,这物与那物是有信息可对比的,凭此,物可以寻类而聚。

   有生命物有意识,无生命物也有意识,有生命物可感知冷暖和自在及不舒适,无生命物有得失之感。有生命物是物原子量子构成的,无生命物也是由原子量子构成的,它们彼此都有互通共同之处,宇宙是由万物构成的,万物的意识并联成宇宙意识,万物意识总归就是神。(作者:王在望,华教创始人、200万字中华传统文化百科全书《华典》编撰者。日前,华教已同时在韩国和澳门启动注册,发展海外各国的各级教区,在中国国内不开展任何活动。)


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你怎么争,都争不过天道

        “你怎么争,都争不过天道”,这是一句深含哲理的话语。它表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,即我们不能总是想要逆天而行,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不可改变的事实。相反,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现实,顺从天道,适应环境,与之和谐共处。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追求自由、追求幸福的本能和愿望。我...